摘要:潘细录介绍,该光伏发电平台由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与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建造,项目在全球首次采用新型竹基海工材料作为主材,开启了新材料在浮式光伏平台领域的试验应用。 ...
如果处理不好,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还是性质上都可能出现新的恶化趋势。
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这一丑闻显示科学家本身对气候是否变暖也不是完全没有怀疑,但是一些科学家却似乎有隐瞒和操纵数据以支持全球变暖说法的嫌疑。
杨海军认为,目前的现象还属于天气的范畴,还不能就此否定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是变暖的,只是在这个长期趋势下气候变化还会有或冷或暖的小周期,主要是一些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可能会抵消气候变暖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时间内占上风。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因此,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误导。但是,这样的冷事件插曲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他认为,这个问题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多重影响作用,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
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开展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调查,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集中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深化环境质量监测,拓展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应用范围,推进天地一体化进程,优化调整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严格核技术应用的安全监管,放射源各类事故呈下降态势,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未发生对环境有影响的安全事件。向国家提出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周生贤回顾了过去一年环保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
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顺利完成既定任务,提出了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新命题和新形势新阶段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措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国环保系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主题,以做好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服务大局、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联合国务院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推广总结锰三角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以火电行业和机动车为重点,开展工业及城市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尽早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周生贤强调,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做好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坚决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深入推进流域区域和农村污染防治,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六、深化以奖促治,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有序推进规划环评,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发布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组织开展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江苏沿海地区及广东横琴重点开发区域规划环评和上海等30个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评,完成了沿海10个主要港口的规划环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优先支持重点流域、区域和扶贫开发重点县内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在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边远地区的村庄,推广分散型、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共享共用。环境宣传教育影响不断扩大,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严格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要求,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深化以奖促治重大政策措施,支持1460多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示范,9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许多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严把项目环评关,全年共批复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多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4.8亿元的49个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作出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周生贤指出,一年来,环保工作的最大亮点就是对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极大增强,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手段更加有力,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路子越走越宽。
七、严守环境安全红线,强化执法监督和应急管理。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健全环境标准体系,构建新时期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污染源监控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继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公约谈判和国内履约工作。1月25日,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环境报记者 王亚京 摄 1月25日北京报道 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二、在确保实现减排目标的基础上争取污染减排取得更大成绩。
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主持,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吴晓青、李干杰,纪检组长傅雯娟,党组成员胡保林,总工程师万本太、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以及环境保护部老领导祝光耀、王心芳、王玉庆出席了会议。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
积极推动环保立法工作进程,加快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绿色信贷、保险、税收、采购及贸易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
坚持从严治部、从我做起,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和谐型、廉洁型和节约型机关迈出新步伐,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切实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联网工作,组织开展好污染减排核查工作。
正确处理规范引导与自觉自律的关系,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记者 周文颖。三、强化环评制度,健全环境标准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全面启动环境执法稽查试点工作,健全跨省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一是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为保增长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加强环境宣传主题策划,创新方法,健全机制,积极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为环保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落实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继续完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力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深化对二氧化硫及颗粒物排放的控制,确保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达标。切实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扎实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充分吸收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污染源普查和水专项成果,深化重大专题研究,细化目标指标、重点工程、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启动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二是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绿色信贷政策不断深化,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环境税费政策改革稳步推进。要大力削减钢铁、有色及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重点抓好化工、酿造及印染行业水污染物削减工作,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脱硫效率,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建设,狠抓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火电厂脱硫设施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
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化工、制药、冶金和化纤等行业污染减排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全国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组织编制《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完成了全国50个自然保护区的评估工作,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物种资源调查和监管得到加强。加强全过程环境应急管理,推进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开展生态系统功能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和评估,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继续做好城市创模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召开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会议,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程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基本思路。